人生無常,無論是自己的生老病死,抑或是遭遇所愛之人的生老病死,我們無一能倖免逃過,然而面對這必修的人生功課,我們又該如何事先預習與準備呢?
近日一部討論度甚高的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,劇其中有一幕真實且沉重到令人心痛難忍:
女主角為了幫行動不便的婆婆洗澡,過程中暴躁情緒不斷升高,言語中充滿不耐煩的指令甚至是指責,此間穿插著幾句來自婆婆無力的「對不起!」這對話引來女主角兒子的關切:「媽媽可以不要罵奶奶嗎?」緊接著再說一句「媽媽怎麼辦我好像踩到大便了?」女主角說:「你已經弄得到處都是了!你哭什麼?應該要哭的人是我才對吧?」最終畫面停在女主角丈夫無奈又無力的神情。
當無常降臨在一個家人身上,往往整個家都得共同承受莫大的壓力,而這莫大的壓力又將是成為家人之間,隨時一觸即發的衝突導火線。面對隨時可能降臨的無常,我們又該如何預備自己,能夠在生病或終老的家人生前好好陪伴,以換得他死時的好好道別與死後的了無遺憾呢?
當「我」只顧著照顧生病的家人,而忘了善待自己時,不斷忍耐壓抑自身需求的結果,往往容易累積到突然某一刻,負面情緒滿溢到再也無法控制,而最終反破壞了想好好陪伴家人的初衷。
我們必須更合理地理解自己的有限性,才能調整對自己的合理期待,並且更積極地尋求外在資源,讓家人的事成為「全家人的事」,而不是一個人埋頭苦撐,若壓垮了自己,對於亟需被照顧的家人也恐要跟著頓失依靠。
作為一個陪伴者,難免會有各種複雜而難以紓解的情緒,例如:面對家人生病受苦卻無能為力的無力感、害怕沒做好的壓力、自我被擠壓的不自由、不被肯定或支持的委屈、情況失控時的暴躁、死亡逼近時的恐懼,死後的失落等等,我們需要認同這些情緒的發生都是正常的,還要能夠體諒自己已然盡力,並為自己尋求適切的管道紓解情緒,必要時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