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如其來的意外死亡,固然令人措手不及;然而,面對那些似乎早有預兆的生離死別,我們真的能夠比較輕鬆地接受嗎?例如高齡的長輩逐漸虛弱,或是親友被診斷出重病,讓我們心中預感到失去的來臨。但即使如此,當「死別」的時刻真正降臨時,接受這個現實依然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。
我曾經也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;面對家人罹患癌症,在我一次次心急又慌張地趕往醫院,心中無數次告訴自己要坦然接受生命的安排,並珍惜每一刻與她相處的時間;但當死亡把我們真正分開的那一刻,我仍然無可避免地承受著心被撕裂的劇痛!即使我早有準備,當死別臨到時,悲傷仍然是一發不可收拾!即便時間已然過去十多年,當我思念起逝去家人時的悲傷仍未見稍減!
心理學研究顯示,「預期性悲傷」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會減少一開始的震驚和失落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悲傷的強度、深度和持續時間卻是相似的;縱然如此,我們仍然可以為這個已然可預期的死亡,做一點具體的準備:
「預期性悲傷」指的是在親友仍然健在但即將離世時,我們開始經歷的悲傷情緒。這一過程往往伴隨著複雜的情感,包括擔憂、焦慮、無力感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;這種尚未發生但卻總讓我們感覺死亡近在咫尺的悲傷,常常會在心理上耗盡我們,令我們在真正面對親友離世時感到更加疲憊和脆弱;更甚者,有些情況下我們必須同時擔任照顧者,更容易承受身體的疲累與心理的失落雙重負擔。
當我們得知親友即將離世時,理智上,我們試著接受即將到來的殘酷事實,並努力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每一刻。然而,當這一刻真正到來時,我們仍然會感到措手不及。這種情況下,我們常常會經歷一種心理上的震盪,感到「現實」與「自己的心理準備」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。這是因為無論我們怎麼準備,都無法真正預測到自己的反應,更難以真正模擬親友離世後的生活狀態。
情緒是我們對外界刺激的重要反應之一,然而面對死亡所引發的諸多情緒中,多是讓我們感到痛苦又排斥的負面情緒,例如:悲傷、不安、恐懼、無助感、孤獨感…等等,然而這些情緒並非我們的敵人,而是在提示我們:「面對死別的我,我怎麼了?」、「這段關係,對我的意義為何?」等重要訊息,唯有透過這個訊息讀懂自己的需求,我們才能相對應地做出適切的因應。
無論是預期的悲傷還是突如其來的失落,悲傷的表現因人而異,並且會因當事人與逝者之間的關係品質和親密程度而有所不同。面對親友可預期的死亡,我們不必去預設自己「應該有」的反應,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,細心關注自己的需求,並善待自己、陪伴自己的失落。這樣,我們才能在悲傷中找到平靜與療癒。